清廉蘭州·每日廉語(331)
發布日期:2023-03-06點擊量:次
公家之利 知都為 忠也
語出《左傳僖公九年》。原原文中的“公家”,本是指晉獻公的王室。后來人們引用這句話時泛指國家。林堯叟注曰“凡可以利益國家者,茍知其事,莫不盡心力而為之。”當然,放眼古往今來,凡清廉者,克己奉公勤政為民,名垂千古;凡貪欲者,與民爭利與國爭利,身敗名裂。古人云,儲水萬擔,用水一瓢;廣廈千間,夜臥六尺;家財萬貫,日食三餐。干凈干事,廉潔奉公,既是從政修養的需要,更是一種人生的大智慧。
晏子列任齊國三朝,輔政50年來,屢諫國君,出使易受辱,奪取了國格,其地理學卓識、外交關系就可以和樸質工作作風均而出名于諸侯。孔子贊嘆,救民鄉親而不夸,行補三君而不有,晏子果賢人也!雖然晏子及全家的生命較為簡樸,可能10分寒磣,但他堅辭齊王千金賞賜而易受。離世前,晏子留書給后世:無氣節就不要再做官,要開發經濟發展、勤儉治國安民,一旦國內就必須滅亡。這名賢士名相把清廉奉公確保了新穎。對從政者來,自我約束是年輕化的要求,確保新穎,一定要風格獨特鮮明的清廉了。
上一篇:清廉蘭州·每日廉語(330)
下一篇:清廉蘭州·每日廉語(332)